<手工皂製作時會添加氫氧化鈉 NaOH作出來的皂還會是天然的嗎?>
   最近上課又有學員提出質疑……相信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大家!目前也都有正反二面的人支持且主張不同的意見……那我們該如何來理解與說明呢?
 
   客觀上的分析 那就要從「氫氧化鈉」是什麼它又是怎麼來的呢?來作簡單說明~
水叫H2O ,鹽叫NaCl,又稱氯化鈉。 水與鹽都是自然物質,也是由化學成份所構成。 製造肥皂所需的原料之一,氫氧化鈉NaOH,多數是由鹽水中經電解所提煉出來。 我們每天所洗的肥皂(成分都是硬脂酸鈉,其分子式是C17H35COONa。),是經過皂化反應之後(脂肪酸與氫氧化鈉結合),氫氧化鈉NaOH會完全消失,完全轉化成肥皂的成分(硬脂酸鈉)。
 
 所以說「氫氧化鈉 」NaOH拆解化學公式之後形成的最初原料就是來自於海水透過鹽析法析出。
這樣還是不明白嗎? 那我來舉個例子 早期我們祖先常吃的古早「鹽 」稱作食鹽,嚐起來鹹鹹的,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調味品。它的化學名稱叫作「氯化鈉」,化學式NaCl。鹽類的特色是,它們都是酸、鹼中和的產物。氫氧化鈉(NaOH)是鹼性的,鹽酸HCI是酸性的,把這兩樣東西加在一起,就產生了氯化鈉。氯化鈉溶在水中,會解離產生氯離子和鈉離子,有可以導電的作用。
 
   所以說對於任何的物質來說都會有相對應的化學公式好讓科學家們方便研究及追蹤。
在手工皂皂化的過程中油脂會充份的與 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成酯肪酸鈉也就是我們所說「肥皂」,所以作手工皂時候我們透過INS值所計算出來的 「氫氧化鈉」 這個數值就會是很重要的一個數據。
   
當然有些學員會擔心成皂後殘留的「游離鹼」,這個就是在切皂完成後我們還會透過晾皂期來讓皂充份降鹼的道理所在,所以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上疑慮需要了解材料的本質與製作過程 才能夠真正了解「製皂天然」的真正含義喔!
 
祝福學員們
師資考試順利 學藝精進……